2023-08-07 11:56:43 来源:观察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最近,某专注海外招聘求职网站的工作人员反应称,今年,应届生找驻外工作的比例多了。根据这位工作人员的介绍,这种趋势从2021年开始缓慢上升,在今年表现尤为突出。
(相关资料图)
报道链接:《应届生在非洲“上岸”:走出去就能挣钱?高薪背后是枯燥、危险与孤独》
根据报道中的描述,这些向往驻外工作的应届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一些“双非”大学毕业的应届生(意思是既不是211也不是985院校毕业的应届生),在国内找工作没有回音之后,开始关注驻外工作。
但即使如此,这些应届生仍然需要仔细的去了解目标公司各方面的信息,从有想法到找工作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而言,决定海外求职只是开始,从有想法到找工作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由于很难准确搜集到海外企业的招聘信息,即使是外国语类的大学,学校推荐的驻外工作也几乎只会来自国资企业,很少出现其他公司。但是,这类企业招聘门槛相对较高,岗位选择也比较少。于是,海外招聘平台成了这些毕业生们重要的信息来源,一些人还会在经验分享帖下求内推,或者直接联系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信息的当地猎头投递简历。
但很多时候,求职者并不能完全信任提供工作岗位的平台,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再次验证用人公司的可靠性。
一位求职者告诉记者,就算是在国内注册的企业,她也不能完全放心,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去找真正在那里工作过的人了解信息。有时候,看多少网络帖子都不如听到熟人一句“放心来”。
在报道中,一位名叫张扬的应届生,就表示自己在工作途中遇到过不少麻烦,不仅需要认真仔细的去甄别那些信息不全面的公司,还必须要仔细辨别中介提供的工作岗位是否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张扬记得自己曾经收到过几家外贸公司的录用通知,但都拒绝了。“有在非洲卖衣服的、也有在非洲卖汽车的,看起来不是很正规,他们的注册信息显示公司只有几十个人。”这样的信息核实在张扬求职的过程中总是发生。为了筛选靠谱公司,他费了大力气。
张扬还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包括不找没有官方网站的公司,不找在网络上新闻信息不丰富的公司,慎重考虑社交媒体上“有差评”的公司。另外,“一些靠谱的公司会标注‘无中介费、劳务财险费’。”
不标注的,很有可能是中介。中介也是找工作的一个途径。他们的话术通常是“先交8000至1万元的中介费,包找工作、包环境好、包单人宿舍。护照、签证一条龙服务,工作一个月几万块,两个月回本。”张扬了解到,做非洲生意的中介收费相对较少,如果是日本或者新加坡,价格更加高昂,“十几万元的都有。”张扬觉得很离谱,但他猜测这些中介采取的就是“广撒网”的策略,一些家庭条件有困难,或者急切想出去的人可能会相信。
最终,张扬选择入职的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外派非洲加纳。收到录用通知是在今年4月,喜悦之余,他立刻删掉了自己在海外招聘平台上的简历,不再接受相关的信息推送,他告诉记者,有简历挂在网上,中介就会一直打电话。
最终,在投了1600多份线上简历、50份线下简历后,张扬终于得到一份工作录用通知。年薪20万元,包食宿,工作地点在非洲加纳。
除了寻找工作的过程漫长且繁琐以外,工作地点的环境也并非很多人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据张扬透露,虽然公司会给驻地的工作人员提供小型医疗站和专门的商业医疗保险,但前者应付一些小病还可以,如果生了大病,那基本还是只能回国接受治疗。
至于商业保险,虽然保障范围中也包括受伤残疾等,但并非是每个驻地员工都能得到这类商业保险。
据了解,大部分公司都会给驻外工作者配备一个小型医务室,张扬告诉记者,国外生一些小病,都有药物可以治疗,如果生大病就只有回国。但是,一旦遇到公司医务室无法处理的问题,在外看病产生医疗费用,该如何支付,他还没有想过。
王泽林向记者介绍,一般企业会给驻外工作者购买专门的保险,据了解,此类保险的保障范围通常包括意外身故/残疾、境外医疗费用(包括传染病治疗)、住院津贴等。
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给员工配备类似的商业保险。
并且,非洲地区的治安,也没有张扬想象中的安稳。
对于海外求职的人来说,收到录用通知并不意味着“放心”。在接受这家上市公司的入职邀约之前,张扬和驻地的工作人员视频了很久,检查工作及生活环境。此后,他持续地关注着国际新闻,“前段时间加纳的局势比较动荡,我就问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能否保证安全。”
人力资源部门回复,当地动荡对中国人没有什么影响,公司的院子里面有两个带枪保安,绝对保证安全。张扬了解到有将近5000名中国人驻加纳,当地大使馆很有保障,才放下心来。
更麻烦的是,连搞清楚海外工作发的薪资方式,对于这些应届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外派非洲的薪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正常工资,另一部分是海外补贴——企业会综合外派国家的各方面条件给予员工补贴。
虽然承诺的薪水大多是国内同岗位的2-3倍,但在非洲,工资拖欠却是常有的事。
张扬告诉记者,“有一些工程类的工作可能会在工期结束之后发放,或者半年一发。还有一些公司会在合同上写‘国内工资5000元,出国补贴15000元,分两个卡打,一个打美金,另一个打人民币’。”类似的信息都要和公司提前沟通,这是驻外就业谈薪博弈的一部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