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5 15:34:3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一个名叫元敞的人给好友子惠写了一封信,由于元敞的裤子穿破了,需要叫人拿回家缝补,此前就想向子惠借裤子,但由于当时旁边有其他人,所以不好意思提出来,现在实在没有办法了,于是厚着脸皮向子惠开口,希望子惠理解,向他伸出援手,借子惠的裤子穿几天,一旦自己的裤子补好了,马上就把裤子还给子惠,并且他在信中还提到自己并不急需用钱,万不得已的时候,也会向子惠提出。
这封名为《元敞致子惠书》的信出自边塞烽燧的一枚尺牍上。两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读到这封信的时候,生动的、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资料图)
“简,牒也”,“牍,书版也。”在纸张面世之前,智慧的古人就用竹简和木牍作为书写的载体,合称作“简牍”。两千多年前的官府文书、书籍图录主要用简牍书写,而河西走廊干燥的自然环境,恰好为简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保存条件。作为简牍大省,甘肃共出土简牍8万余枚,其中汉简7万余枚,占到全国的82%。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简牍中国”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甘肃,探究甘肃简牍的研究与发展。
让千年简牍走出“深闺”
一到甘肃,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就给记者讲述了一个简牍中的故事。
建武二年(26年)十二月,一个小官吏甲渠塞障候粟君雇了一位居延县的百姓叫寇恩的去觻得县替自己卖鱼,当时议定的工钱是一头牛和二十七石谷,但鱼价要卖够四十万钱。寇恩没有卖够这个价钱,卖掉赶车时抵用工价的那头牛后才凑了三十二万钱,还差八万,于是粟君扣押了寇恩的一些车器杂物。第二年的十二月,粟君却向居延县廷告状,说寇恩欠牛不还。
居延县廷收到粟君的起诉书后,要求寇恩所在的都乡查明情况。在问案的过程中,寇恩声称自己早已还请了债务,理由是卖鱼时同去的还有粟君的妻子业,途中寇恩给业买过十斤肉和两石大麦,回来时还为她赶车没有收费,而且自己的儿子为粟君捕了三个多月的鱼,却一直没有拿到工钱,加上被粟君扣押的车器杂物,所有这些早已超过了所欠的八万钱,况且牛本来是抵用工钱的,根本不牵扯赔偿问题。乡里专管刑狱的官吏也判定寇恩无罪。
粟君看到这个判决后不服,上诉到更高级的太守府,太守府令居延县重查,居延县下令让乡里重新验问,寇恩坚持陈词,而乡里也维持原判并上报。
这是保存在甘肃简牍博物馆的一件文物《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寇恩册》。1974年在甲渠侯官衙遗址出土的一份东汉初年的法律文书。“这份两千多年前的官告民的诉状,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从诉讼到审讯再到结案的全过程,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人际关系、经济状况,以及寇恩的艰辛、勇敢,还有司法中的情与理。”杨眉说。
甘肃简牍的残片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与其他地方出土的简牍不同,甘肃简牍博物馆保存的大量简牍中,纪录的既有历史上的大事,也有史书中不曾记载的小事。而类似粟君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在简牍中还有很多。如甘露二年在全国通缉一个在广陵王刘胥谋反案中受到牵连的奴婢丽戎的故事;康居国的使者杨佰刀在向汉政府献贡的途中,与酒泉的评估官吏发生纠纷的故事;来自中原的守边士兵因为家中年迈的双亲无人照料而忧心如焚故事;一名叫广德的基层官吏因为工作失职而受到处罚通报故事等。
这些简牍让我们对古代的生活有了更为清晰和具体的认知。“简牍中有大人物、有大事件,但简牍中更多的是普通人和普通人的故事,是这些普通的人和普通的事所反映的小历史、所折射的大历史。”
“我们习惯了传世文献的宏大叙事,当看到甘肃简牍的残简碎片上那些很细碎,甚至是我们认为一些不值得谈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今天进账多少,出账多少,我在想这有什么研究价值?”兰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专业负责人陈晓强教授也提出了记者的疑惑。
陈晓强告诉记者,“随着长期接触、学习简牍,简牍所记录的生活,表露的情感吸引了我。”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内容颠覆了他既有的专业知识,“平时我们的专业研究依托于传世文献,在传世文献中看字与词的使用。但当我们看到甘肃简牍上的文字和词语的使用情况后,发现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很不一致。”陈晓强认为,包括过去所写的一些被认为比较好的文章里面的一些观点,在出土文献面前是很值得商榷的。“我希望能够继续研读汉简,把我过去认为正确的一些结论重新思考,重新修正,在我退休的时候能够得出足以说服我的正确结论。”
让沉默的简牍“活”起来
“甘肃省的简牍整理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下一步是研究工作,需要很多人很长时间的努力,通过挖掘简牍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把简牍学里面包含的人类的智慧活化成老百姓可以接受的形式,弘扬它。”甘肃简牍博物馆首任馆长、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首席专家张德芳说。
在敦煌莫高里工匠村,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其新近开发的“汉简摹写与复制”研学游产品,敦煌彩塑技艺传承人尤路平告诉记者,这个产品非常受欢迎,游客可以通过体验撰写木简了解简牍、认识简牍。
简牍的月历文创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在兰州师范大学博物馆,一场名为“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展中正在展出全国高校简牍文创大赛产品。茶杯、丝巾、笔记本、台灯、还有月历,一些日常所用之物的文创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王玉芬教授告诉记者,这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设计作品57组。经专家组认真评审,并经组委会审定,共评出入围作品34组。这些文创作品包括办公文化用品、家居装饰到现代生活的高端文化创意礼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将简牍文化融入创意设计,是一种简牍文化的当代表达。虽然产品类型不多,但可喜的是看到了学生们的尝试。
作为古人最普通的书写载体,简牍书法是秦汉魏晋手写墨迹真品。在同期举行的“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展览中同时展出书法系师生临摹、创作近50幅简牍书法,反映了师生在简牍书写材料、观念及审美追求方面的探索。
2007年,“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成立,甘肃的秦汉简牍有了专门的保护机构。2012年,甘肃省简牍博物馆成立,但是有简无馆,秦汉简牍依然躺在研究中心的仓库里,没有办法向公众直接展示。建设一座展示甘肃简牍的博物馆一直是甘肃简牍人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很快就可以实现了。8月2日,记者探访了即将建成的甘肃简牍博物馆。
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文物以简牍为主,有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及魏晋简牍等共计近4万枚。“这些内容丰富的简牍不仅是研究秦汉时期经济文化、政治法律、民族关系等各领域的原始文献材料,更忠实反映了丝绸之路上中亚、西亚等地区古老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补史、证史和纠史作用。”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介绍,例如1974年出土的居延里程简与1990年出土的悬泉里程简,将从长安出发西至敦煌郡的一条从东至西的丝绸之路东段线路无缝连接起来。
朱建军表示,已经对馆藏近4万枚简牍进行红外线扫描并采用高精度拍摄技术,实现简牍资源数字化管理。接下来,将加强简牍文献系统性整理与研究,推进文物保护实验室及科研平台建设,筹谋建立简牍文物信息共享数据库及启动流失海外简牍文物数字化复原;打造精品展陈,推出系列线上线下公共教育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让“冷”门学科“热”起来
何为“绝学”冷门学科?指那些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的人文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简牍学属于“绝学”冷门学科,而“简牍学”概念伴随着甘肃简牍的发现而诞生。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再聪告诉记者,西北师范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简牍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自1937年起,徐旭生、黄文弼、何士骥、阎文儒、金少英等著名学者相继在此任教,开始关注西北历史文化遗产,简牍学是其中重要的发展方向。2021年5月,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成立。同年12月,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科被甘肃省教育厅列入甘肃省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简牍学”作为“绝学”冷门学科被列入其中。
“发展‘绝学’冷门学科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科生态,使学科布局更为合理。”刘再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6月,学校决定成立简牍学交叉中心,集中全校力量建设简牍学科。”
兰州大学大三学生陈岑正在临摹简牍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兰州大学大三学生陈岑所就读的是古文字学专业,简牍文字是古文字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他也是兰州大学第一批强基计划古文字班的七名学生之一。“我们开始建设这个专业的时候,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我们古文字学方面的师资十分缺乏。通过与甘肃简牍博物馆合作,我们逐渐找到了这个专业中‘特色’的东西。”陈晓强说。2021年9月,甘肃简牍博物馆与兰州大学文学院共同开办“兰山论简”读简班,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据了解,读简班启动至今,已举办了65期。
陈晓强告诉记者,古文字学强基是一个很特殊的专业,强调实践性,强调面向地方,强调解决具体问题,通过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课堂和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让学生逐渐感受到了一种科研的乐趣。“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最终所贯通的是甘肃简牍博物馆、西北师大和兰州大学文学院之间密切的学术交流。”(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