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0 07:01:12 来源:凤凰网
近来一段时间,全女性综艺的概念很火,并有望成为之后一段时间女性综艺的新趋势。正在播出的《女子推理社》打出“首档全女性剧式沉浸推理节目”概念,另一档《漂亮的战斗》宣发时也打出“全女阵容开战”的旗号……也恰巧,Netflix最近一档全女性综艺《海妖的呼唤》在豆瓣获得极高的热度,并斩获9.6分的高口碑,国内观众不免期待,内娱的全女性综艺能否制造出如此经典。
《女子推理社》打出了“全女性”概念
爱奇艺的《漂亮的战斗》以“全女阵容开战”作为宣传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女性综艺,是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女性综艺/她综艺的更进一步,或者说,它是她综艺这个门类下的一个类别。她综艺,指涉的是,节目以女性观众为目标受众,主要围绕女性的情感、工作、生活、社交等展开,表现女性的需求,呈现女性的困惑,传递女性的诉求,争取女性的共鸣。也由此,“她综艺”并不一定是女性创作者主导——有可能综艺的编剧、导演等主力都是男性,嘉宾不一定都是女性——有可能男女比例均衡。总之,只要嘉宾阵容以女性为主、为女性而制作的综艺,都可以被称为“她综艺”。
全女性综艺,是在女性综艺/她综艺的基础上,要求节目的主创团队以女性为主——尽可能地确保女性视角;嘉宾阵容以女性为主、甚至全部为女性——更多地强调女性的主体性。
在全女性综艺的概念出来之前,综艺市场上就已经出现全女性综艺,无论是古早的《超级女声》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选手都是女性。不过,彼时的全女性形态更多是节目属性的结果,比如女性选秀嘉宾自然都是女性,主创者并无“全女性”的创作自觉。
《超级女声》的部分选手合影
从她综艺,到全女性综艺,这样的制作风向变化背后,伴随的是女性经济地位、消费地位的崛起,以及平权意识的普及,当女性成为综艺市场的主导受众后,她们自然要求综艺市场有更多能够反映她们生活、甚至引领她们价值观的作品。所以,如今综艺市场女性综艺确实是主流。
当然,从她综艺到全女性综艺,本身也存在一条发展脉络。在追溯这一脉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女性综艺的内部变革,省思国产女性综艺存在的不足,为之后的全女性综艺浪潮提供镜鉴。
女性综艺的发展脉络
国产女性综艺的开篇很早,1994年央视播出的《半边天》,是第一部关注女性话题的访谈节目。节目的核心立意是“女性也顶半边天”,让观众看到很多女性在事业上也能大有作为。只不过,节目在大方向上没有超越“女主内”的框架,当“女主外”的同时,她还得“女主内”。既要“半边天”又是“贤内助”,双重负荷反而令精英女性更为疲惫。
2004年横空出世的《超级女声》所张扬的女性意识,走在那个时代的前端。它打破女性选秀局限于“选美”的男性凝视框架,鼓励女性追梦,“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地自我欣赏”;节目中的多样女生形象和鲜明的个人气质,亦超越了传统的女性模板,她可以是中性风,可以个性十足,可以不甘平凡……这股旋风随着2007年官方对选秀节目的整顿而偃旗息鼓。
右为《超级女声》冠军李宇春
而2006年开播的《美丽俏佳人》,是内地第一档全演播室播出的美妆时尚类节目,带着都市白领女性认识美、了解美、呈现美;2012年开播的《妈妈咪呀》,节目原版来自于韩国,勾勒出一群平凡又不平凡的妈妈群像……
总的来说,第一阶段的女性综艺处于相对蒙昧的状态,主创者并无太自觉的意识,“女性”仅仅是做综艺的一个方向而已,其传递的女性观念影响了部分受众,但并未太深刻地搅动传统的性别格局。
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火爆,将内娱综艺带入户外真人秀时代,传统的棚内节目逐渐退出综艺市场。起初,“女性”仅仅是真人秀的一种题材而已,“真人秀”是重点,“女性”更多只是形式。《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我们来了》《闺蜜的完美旅行》等真人秀,纷纷将女性与户外旅游、文化体验等结合起来。
《我们来了》截图
之后,以湖南卫视和芒果TV为代表的制作方,最为敏锐地洞察到“她经济”时代的到来,其制作的一系列女性综艺,主动而清晰地凸显出“女性”的概念,一系列瞄准女性“家庭身份”与自我意识冲突的综艺应运而生。
比如女性作为“妈妈”的身份的《妈妈是超人》《新生日记》,女性作为“妻子”身份的《妻子的浪漫旅行》《我家小两口》《婚前21天》,女性作为“女儿”的身份的《我家那闺女》,女性作为儿媳身份的《我最爱的女人们》……这些节目在价值观上并不激进,试图让女性在家庭身份与社会身份之间实现平衡——虽然这种平衡非常脆弱,往往也流于“和稀泥”。
《我最爱的女人们》截图
这一阶段的女性综艺,不容忽视的是与《超级女声》遥相呼应的女性选秀节目。经由《蜜蜂少女队》《加油美少女》的铺垫积累,《偶像练习生》成功引爆,制作方抓住国内偶像经济时代崛起的趋势,《创造101》《创造营2022》《青春有你2》等女性选秀综艺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浪。只不过,此时的女性选秀节目放大的是作为“制作人”的粉丝的话语权,而非追梦女性的“主体性”,选手们需要尽力迎合全民制作人的诉求,才能让他们“pick me”。这从主题曲也可见一斑,“你越喜爱我越可爱,我越可爱我越可爱爱爱,我的梦境等你唤醒,这美丽将要因你亮起,不可取代”……话语权、决定权终究是交到粉丝手上。
《创造101》进入成团夜的选手们
概言之,这一阶段女性综艺出现在“她意识”逐渐觉醒的阶段,主创者更多出于“迎合”的目的,引领的意识、主动和能力仍然不够。
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终于让国内女性综艺进入全新阶段。节目邀请的嘉宾,是一群30岁+、出道多年、有些可能已经渐渐没了名气的女明星,并为她们设定了组成唱跳组合的目标,让这群女明星从零做起,在舞台上乘风破浪。姐姐们在舞台上很“拼”,不仅仅是高难度的唱跳给她们带来的挑战,也在于在竞争如此惨烈的娱乐圈,她们必须抓住这一次机会再拼一次、搏一次,看是否有翻红的可能。
《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兰花草》让人印象深刻
《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一档具备“引领意识”的女性综艺,试图去回答“女性发展”这一时代之惑,即,如果女性当前处于生活的谷底,或者遭遇发展的瓶颈,她能如何突破?“三十而励、三十而立、三十而骊”不仅仅是口号,它也确实体现在姐姐们挑战自我、突破局限的汗水和泪水中。
《乘风破浪的姐姐》之后,试图创新的女性综艺迎来井喷。比如综艺剧形式的《听见她说》,辩论形式的《姐妹们的茶话会》,情景喜剧形式的《姐妹俱乐部》,经营类形式的《姐姐妹妹的武馆》《乐队的海边》,脱口秀形式的《听姐说》,谈话类形式的《展开说说》……这些节目在质量上良莠不齐,但都有鲜明的指导思想——击中女性的生存痛点,扫除针对女性的偏见……
这一阶段也有一些带有选秀基因的女性综艺,比如《舞蹈生》《了不起的舞社》《黑怕女孩》等,呈现女性在某些专业赛道上的能力和魅力。《我是女演员》则是这一类别不堪回首的黑历史。
但诚如《乘风破浪的姐姐》后续几季的逐渐乏力,这一阶段的女性综艺缺乏高峰,无论是制作水准还是价值理念,都没有超越《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存在。
终于,女性综艺进入全女性综艺阶段。这一次依然由芒果TV引领,《女子推理社》是相对名副其实的全女性综艺。导演是女性,嘉宾是女性,NPC几乎是女性,每一期的主题也围绕女性的各类困境展开。
节目中的女性互助呈现
《女子推理社》虽然口碑不错,但并非爆款。问题并不仅仅是节奏较慢、推理较简单、情感浓度压过逻辑推演等瑕疵,更在于它仍停留在女性困境的呈现上,无力在“女性发展”这一议题上给出更多答案。
女性综艺的普遍困境
国产女性综艺数量虽不在少数,但口碑佳作不多,爆款更是屈指可数,至今尚未出现类似于《海妖的呼唤》这样的神作。它们存在着一些普遍不足。
首先,这些年来扎堆出现的女性综艺,不免出现同质化的特征,选题重复,无法给观众带来新的审美冲击,反而是与日俱增的审美疲劳,很多女性综艺做着做着就做没了,几近枯竭。比如擅长做女性家庭身份综艺的芒果TV,除了《妻子的浪漫旅行》至今还在做,其他的基本都停了。
《妻子的浪漫旅行》今年初已经播到第6季
其次,跟风明显,以“女性”为噱头,内里还是陈旧的综艺模式。这尤其鲜明体现在一系列“女性+”的综艺节目中,形式大于内容。就比如《漂亮的战斗》,乍一看是要彰显“girl power”,可节目形式说到底是女性户外游戏综艺,男性嘉宾数量不少,女性嘉宾也始终是漂漂亮亮地做游戏,缺乏带有力量感的女子力的展现。
嘉宾们确实是“漂漂亮亮”的状态
再则,也是尤为关键的,国内女性综艺基本上是请来一些漂亮的女明星“演绎”一些常见的女性困境,高喊一些正确的“口号”,看着都很正确,却很难对观众内心产生真正的触动,形成有效的指引。
一些道理说得当然都没错了,只是说很容易,普通人要去实践有时却很难
一方面,节目组试图以女明星的困境来折射女性的普遍困境,这很难形成强有力的说服力,因为观众很清楚地知道,普通人与明星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同样的困境给普通人和明星造成的冲击完全不同,让女明星以自身的经历来形成对普通女性的情感召唤,难免有些“不接地气”。
另一方面,节目总是让女明星以自身的经历来输出一些价值观,囿于女明星自身文化素养不高,很难有真正触动人心的输出,最终就变成女明星喊一些简单的正确口号,诸如“谁说女性一定要小鸟依人”“女性有权利说不”“女性也应该勇敢追求自己”等等,清汤寡水、乏善可陈。
同时,这类综艺节目还存在着嘉宾的重复出现问题,嘉宾仿佛成了女性口号的人形板,哪里需要她就往哪里搬。比如张雨绮既出现在《女子推理社》里,也出现在《漂亮的战斗》里,此前她还出现在《乘风破浪的姐姐》《姐姐妹妹的武馆》中。
张雨绮是女性综艺里的常客
其四,综艺节目中女性观念的左支右绌。女性综艺对主创者的女性意识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主创者自身就是男权主义者,或者半吊子的女性主义者,当TA打着为女性发声的旗号来做女性综艺时,一定会在某些环节暴露出TA真正的思想倾向。
也由此,国产女性综艺常常出现“不彻底性”。比如《乘风破浪的姐姐》,它的性别意识在国产女性综艺里已经属于前列,可在一些环节设置、镜头选择以及后期的花字上,还是可以看到节目组的保守,比如反复对女性外貌美的强调,对“白幼瘦”的无形推崇——它常常被视为自律的标杆。再比如《漂亮的战斗》,战斗并不显得漂亮,女明星们战斗时倒总是漂漂亮亮的。不是说非得让女嘉宾灰头土脸才是女性主义,而是要更好地体现女性力量就得竭尽全力、不顾形象,而非一种美美地“做综艺”的态度。
最后,这些年来女性综艺的狂轰滥炸下,女性困境的呈现已经够多了,正确口号的呐喊也让观众非常熟悉,但它们总体停留在对议题很表面层次的挖掘上。如今的女性综艺最难的是,它需要有“引领”的作用,不仅仅是告诉女性困境在哪里,更要揭示突破困境的方法和路径。换句话说,它要能够为女性提供方法论:女性该如何突破现有障碍?该如何发展?
比如《女子推理社》的很多议题设置得很用心,也能直击女性困境,但它也停留于女性困境的“重新演绎”上;再比如《萌探探探案3》第7期众人推掉贴满性别标签偏见墙的环节,是很燃,但“推倒”在节目中只是一个动作,实际生活中女性需要扛住一系列压力才得以突围,她该如何承压,如何自我调适?
嘉宾们推倒针对女性的偏见墙
我们不是说这些综艺做得不好,而是在女性综艺进入瓶颈期的背景下,女性综艺若要再次引爆市场,必须“更进一步”,必须在制作理念上有完全的革新,不要仅仅停留于“女性+”的制作思路——把嘉宾都换成女性,然后去玩早已成熟的综艺套路;而应有议题上更深层次的挖掘,综艺模式上完全的颠覆,让女性综艺形成全新的风貌。
也是在这个层面上,《海妖的呼唤》让很多观众眼前一亮。完全的素人阵容,“不玩虚的”的生存竞技模式,呈现女性原始的一切品性——无论好的坏的,没有俗套的女性口号,同时,每个素人女嘉宾的人生本身也已对女性观众构成了“指引”——女性可以像她们那样去生活。
总而言之,全女综艺可以是女性综艺一种很好的形式,这个形式究竟只是噱头,还是真正的颠覆,归根结底有赖于制作方对于整个综艺框架的搭建。目前国产女性综艺,对于成熟综艺模式、对于明星的依赖还是太严重了,若没有颠覆既有综艺模式的勇气、果决和智慧,我们的全女性综艺不知猴年马月才会有《海妖的呼唤》这类创作。
关键词: